中国健康资讯网

在内部流通的背景下,谁能突破消费金融的新风口?

2020-09-16 15:45   来源: 互联网

新的进入者继续加入,许多力量正在逐渐崛起。谁能突破囚犯的困境,抓住新一轮的战略机遇。


最近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内部循环"再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内部循环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完整的国内生产产业链,另一个是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


长期以来,银行信用卡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占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持有稀缺的金融牌照,专注于下沉的客户,并补充商业银行。虽然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无执照的组织,但在流程、场景和技术的优势下,它凭借平台生态逐渐建立了垂直消费闭环,并日益成为淘金轨道上的竞争对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是蓝海的消费金融业现在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在是减肥的时候了。

94.jpeg

近年来,在资本谋利的驱动下,大量热钱涌入消费金融领域。在复制创业的蜂巢之后,黄金梯队差异化现象明显消除。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问题从未真正得到解决,从产品设计、商业模式到消费场景都非常相似,正在争夺相似的用户群体,行业集体进入了瓶颈时期。


在内部循环叠加的后流行病时代,挑战和机遇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进入者不断加入,许多力量正在逐步崛起。谁能突破囚犯的困境,抓住这一新的战略机遇?


事实上,中国的人均持卡人数据可能被严重低估了。中国国际资本公司指出,从分母方面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与欧洲和美国相差很大,目标客户的范围应该缩小。在分子层面,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P2P、淘金公司、互联网银行等因素,中国人均信用卡持有者人数为1.76人,2018年新加坡超过1.6人,相当于韩国的数字。


可以肯定的是,近年来信用卡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将很难保持过去"黄金十年"的扩张速度。根据央行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新发行的信用卡和贷款卡数量首次同比下降15.95%,全年发行的信用卡数量也大幅下降。加上流行病风险敞口,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加快了清理速度。


多年来,银行业务由公有业务向高收入零售业务转变,信用卡被视为零售转型的主力军。在此阶段,在疫情叠加的内部循环背景下,虽然国内需求增长仍是决定性的,但信用卡规模将继续急剧扩大,必然导致资产质量下降。


那么,还有其他方法来打破银行转型吗?


许多机构关注的是消费者场景,因为场景和流量决定了未来客户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一段时间以来,消费金融参与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场景,而那些没有与第三方合作的场景的人也不得不借用这一场景。例如实时视频销售、应用程序、各种垂直服务,以及各种各样的联合信用卡。


然而,必须承认,随着近年来流量进入的日益集中,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银行在交通战中也逐渐失去了优势。但也有一些银行通过自建的场景,但也实现了相当高的转化率。交通银行的"付费"应用代表,以及招商银行的"手持生活"应用等。


线下,相比花样百出的营销噱头,中国银行信用卡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营销成本会花在实处。最具品牌特色的活动之一就是‘最受欢迎周五’,‘周周刷’等。值得注意的是,最受欢迎周五营销活动已经十年,场景布局领先同行。借助国有银行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活动逐渐从超市,加油站向全国300多个城市,6万多家商户的线下消费场景扩散。这一活动抓住了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在工作一周后在周五晚上自由消费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实惠回馈,高频消费场景和时间已经成功植入人心,从而带动线上消费数据一骑绝尘。而今年回归的《最受欢迎星期五》,在回馈力度和权益福利上都做了进一步升级。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健康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